小麗初六為大家講解小販問題,及背後的社會矛盾
===============
小麗強調小販被打壓,政府取締小販,與地產霸權及政權的合作有極大關係。
香港愈來愈有小販的需要,很多小商販根本交不起租金。一份魚旦在商舖賣要20蚊,如果唔洗租金,可能只係成本幾蚊。政府是逼我們的生活空間比哂地產商。
去年小麗已在桂林街分享小食,但食環唔拉。但今年做小販一收錢,就立即拉,這以證明不是食物是否衛生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交租做生意的問題。政府就是要逼人去幫襯地產商,令小市民生活愈來愈艱難。
政府甚麼也不做,例如梁振英說好的改善住屋問題也沒有做到。所以小麗選擇在年廿九公民抗命,在深水埗桂林街撐小販。
小麗對第二天旺角所發生的行動雖然未能認同,而比較認同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手法,但亦希望大家明白激進青年背後的情緒是如何產生。回歸後政府的不仁不義,離地政策,例如用幾千億起高鐵等大白象,又不去做全民退休保障,連租務管制咁簡單都唔做!
【小麗:既得利益者講離地的風涼話,是唔明白年青人的辛酸】
小麗呼籲街坊,返去諗下自己的屋企人,你們的仔仔囡囡、其實他們在社會裡是好艱難的,第三四代的香港人其實與第一代的都沒有大分別,有分別都只係佢地時髦左,而唔係生活好過左。
香港的第三四代人都係被第二代乘著經濟起飛那班得益者打壓得好慘,既得利益者講離地的風涼話是唔明白年青人的辛酸。
年青人走上激進的道路全因其生活不斷受壓逼,生活艱難;如果政府或其他人不想把年輕人推向越來越激進的道路,必須注意怎樣把他們拉回來,給年輕人一個希望!
大家應想像更多不同方法改變背後的社會矛盾,例如改革議會政治。支持非暴力抗爭理念的人,應發揮其公民的能力,從大家支持的非暴力模式尋找出路,同時堅守街頭路線-議會路線的結合,做到最好。
=====================
攝於2016年2月13日柴灣漁灣邨街站